導讀:三沙神秘海洋藍洞探明深度超過300米,世界已知第一個深原標題:三沙發現神秘海洋藍洞的傳說是南海之眼2016年7月24日,經海南省三沙市和專家
三沙神秘海洋藍洞探明深度超過300米,世界已知第一個深原標題:三沙發現神秘海洋藍洞的傳說是南海之眼
2016年7月24日,經海南省三沙市和專家組評審,三沙市政府正式將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海洋藍洞命名為“三沙永樂龍洞”,發現深度為300.89米,被證明是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人們不禁想知道深海藍洞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
三沙藍洞刷新海洋藍洞深度記錄
藍洞是地球上罕見的自然地理現象。根據不同的環境,人們將其分為海洋藍洞和陸地藍洞。從海面上看,海洋藍洞呈現出不同于周圍水域的深藍色,在海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深洞,被科學家稱為“地球為人類保留宇宙秘密的最后遺產”。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海洋藍洞深度排名如下:巴哈馬長島迪恩斯藍洞(202米)、埃及哈達布藍洞(130米)、洪都拉斯伯利茲大藍洞(123米)、戈佐藍洞(60米)馬耳他。西沙永樂藍洞深度刷新了世界海洋藍洞新紀錄。
位于三沙市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晉卿島和石嶼礁石的三沙永樂龍洞,地址坐標為北緯16。°31′30″、東經111°46′05″。從空中俯瞰,整個龍洞就像一塊藍綠色的寶石,鑲嵌在我國南海碧波蕩漾的海面上。
“三沙永樂龍洞”有著悠久的傳說。海南譚門等地的漁民幾代人都在西沙群島釣魚。他們從前輩那里聽說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有一個深不可測的“龍洞”。海南漁民中流傳著許多關于龍洞的神話傳說。有漁民說永樂龍洞是南海的眼睛,藏著南海鎮海的寶藏。他們還說這是定海神針所在的地方。孫悟空拔出定海神針做如意金箍棒,留下深不可測的龍洞。漁民世世代代尊重龍洞,珍惜龍洞。
永樂龍洞的新發現
什么樣的秘密藏在神秘的永樂龍洞里?
為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在三沙市政府的支持下,三沙航空珊瑚礁保護研究所于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前往西沙群島四次,利用聲納旁掃設備、電子計數鉛垂、深海海流儀、深海水質分析儀、水下機器人、水下攝影設備等設備,采用科學設備探測與人工潛水觀察測量相結合的方法,對永樂龍洞進行了科學探測,獲得了大量原始科學數據。
除了龍洞的深度,研究人員還在龍洞中采集了生物標本,初步探索了龍洞的洞壁構成、基本形態和含有生物的內容。結果表明,龍洞的洞口呈碗形,基本為垂直洞,在160米深度下有明顯的北向轉折和傾斜。在不同的深度,洞壁第一次明顯收窄或傾斜。研究人員在洞內發現了20多種海洋魚類和其他常見的海洋動物活動,如糙沙、獅子魚、鸚嘴魚、橫帶扁背、蛤蜊等,與周圍的海洋物種相同。初步調查還顯示,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用肉眼觀察或用水來觀察龍。
2016年7月5日,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偉為組長的專家組在“西沙藍洞探索”項目研討會上一致認為,西沙藍洞是一個價值極高的獨特海洋地貌單元。本次檢測采用先進可靠的方法和檢測設備,檢測結果可信,強調該項目在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開展海洋科學研究、傳播海洋文化、支持海洋工程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7月24日,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主任、三沙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專家蓋廣生研究員潛入龍洞。在水深約五六米的地方,他們發現了一種海洋生物,像繩子一樣,兩米多長,以前從未見過。“它的頭扎在一個巖石洞里,身體彎曲,身上覆蓋著盔甲,應該還是軟的。”蓋廣生說。在這次潛水中,蓋廣生還發現,在巖石和巖石之間,有一條像珍珠網一樣連接在一起的細線,線上覆蓋著絮狀物。整個巖壁似乎感覺像是陸地上剛剛發生的泥流。
蓋廣生建議,永樂龍洞要抓住機遇,開始申報海洋自然文化遺產,讓更多人了解藍洞,進一步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他還建議建立西沙藍洞探索紀錄片項目,積極參與國際紀錄片獎的評選,并將藍洞探索的相關圖片和資料納入博物館進行大力宣傳。
更加嚴格的生態保護將得到實施
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杰表示,三沙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大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尤其是珊瑚礁生態系統,對西沙海域進行了嚴格的生態保護管理,維護了永樂龍洞周圍的珊瑚礁生態。目前,三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永樂龍洞的保護、科研、開發和利用,制定了一系列保護世界自然遺產的相關措施。
據了解,西沙永樂工委、管委會已發布通知,要求永樂龍洞不得在1000米范圍內隨意進入,不得生產漁業,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前往永樂龍洞進行科研考察。三沙市國土資源局負責人史國寧表示,目前相關職能部門正在加強專家協調,進一步準確劃定保護范圍,使永樂龍洞得到更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