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1日晚,深圳突然下起暴雨,導致許多工人在疏浚污水溝時被水沖走。兩小時內連續發生三起類似事件。截至13日14時,共有11人死亡。這場雨有多
11日晚,深圳突然下起暴雨,導致許多工人在疏浚污水溝時被水沖走。兩小時內連續發生三起類似事件。截至13日14時,共有11人死亡。這場雨有多大?為什么這么多人因為一場雨而相繼死亡?水務部門是否收到預警并采取預防措施?記者進行了現場調查。
奪命暴雨暗渠“吞人”
11日21時許,深圳瞬間暴雨,短期暴雨沖入正在運行的暗渠,導致羅湖區西湖賓館、東湖賓館、福田區鳳塘河香蜜湖路段附近河段疏浚工人無法避免被雨水沖走。
深圳市羅湖區副區長范德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時工人正在進行治水提質工程,以清除雨污分流中的淤泥。由于暴雨過于緊急,一些工人沒有時間撤離。在西湖酒店段,空間是地下管道中狹窄的暗渠和暗河。水面在短時間內從1米上升到4米,瞬間沖走了工人。
12日下午,記者在福田區僑香路與香蜜湖路交叉口看到鼓風機吹到涵洞口,以確保氧氣供應。救援人員告訴記者,在行駛到200米的地方,他們遇到了障礙,無法通行,所以他們轉移了地點,沿著河流和紅樹灣使用橡皮艇和沖鋒舟進行搜救。三名受害者的尸體都被發現了。
在羅湖區東湖公園附近的河段,搜救隊將大壩出水口與沙灣河盡頭作為搜救區,由城市消防、森林消防、街道轄區組成的救援隊踏入齊胸口的水中進行搜救。
三起事故是否錯過了黃金逃生期?
雨有多大?深圳市應急管理局13日凌晨發布通知,稱強降雨過程中全市平均降雨量為40.6mm,各區平均降雨量最大為羅湖區65.0mm,其中10分鐘最大降雨量為39.2mm,福田區39.7mm,短期降水極端性強。
11日20日,深圳市氣象局:00發布大風黃色預警,200:10在全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深圳市應急管理局通知,深圳市三防指揮部辦公室立即通過省三防責任人系統向全市三防責任人發出應急響應。預警發出后,在三起疏浚作業人員傷亡事故之間,疏散施工現場需要一個多小時。
過去也有類似的強降雨,沒有那么多人員傷亡。為什么會有工人在暴雨預警下工作?預警信息是否及時傳遞到所有作業現場?根據《2018年深圳防洪預案》,在建工程、病險水庫、危險邊坡周邊是危險災害高發區。此外,根據《深圳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水務局負責組織和指導水務工程建設和水源管理單位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記者詢問深圳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水務局在洪水發生時是否啟動了相關應急預案,以確保安全生產。截至新聞發布時,深圳市水務局尚未回應。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周三發布的通知稱,這些工人在準備撤離時被洪水沖走。
據報道,福田區所有水工程項目已全面關閉,進行檢查和整理。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應急管理部12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汛期安全防范的應急通知》,要求在強降雨期間不能保證安全,堅決停止工作,撤回人員,確保無人員傷亡事故。
城市暗渠是城市安全底線。建議加強精細管理
深圳市多部門利用大數據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成立城市安全研究所調查城市安全隱患。為什么大數據系統的預警能力經不起暴雨的考驗?
專家認為,科技創新是城市治理的輔助手段,城市安全管理最終應落實責任感和安全機制。往往是信息溝通渠道差、安全意識薄弱、應急處置不當等原因,最終導致悲劇。
深圳大學建筑工程生態技術研究所所長劉健指出,在現代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城市,事件令人痛心,事件暴露了安全網絡的多個漏洞。
為了防止類似的可避免悲劇,專家建議提高相關責任部門、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增加對安全設備的投資,制定應急預案并嚴格執行。此外,還在河流沿岸和洪水地點設置了監測和警告系統,以實現實時監測。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表示,基于大數據庫的數字城市管理應堅持以人為本,探索建立專業問題調查機制,加強社會和城市的精細管理,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